石油和化學工業既是能源生產供應行業,同時又是主要的能源消費大戶,其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關系著整個國家能否實現節能目標。
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表示:行業在討論制定“十二五”規劃當中,不太擔心總量的水平提高,但是我們擔心節能減排任務的完成。現在節能是一個問題,減排也是一個問題,如果說真話,完成起來確實很困難,并且到“十三五”可能更難。
“十一五”節能成果顯著
“十一五”時期石化行業總產值的增加,同時也對行業能源的消耗提出更高需求。對于石油和化工企業來說,能源不僅提供燃料和動力,還是一些高耗能企業的生產原料,能源費用占生產成本的比例很高,能否降低能源消耗,關系著企業的利潤和生存。
因此,“十一五”期間,石油和化工企業對節能工作一直給予高度重視,重點用能單位紛紛成立節能減排領導小組,建立節能管理機構,完善節能管理制度,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節能技術改造。人力、資金、智力的投入,使石油和化工行業取得了預期的節能成果,重點用能單位絕大多數都超額完成了預定的節能目標。
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表示,經過各部門的共同努力,“十一五”期間,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約19.1%,基本完成了節能20%左右的目標,石化行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。
據《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進展報告2011》統計數據顯示,“十一五”期間石油和化工行業的能源消耗年均遞增6.18%,支持了行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2%的發展,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為0.28。
節能減排面臨四大壓力
“十二五”時期,石油和化工行業進入了一個調整產業結構的發展攻堅時期,行業節能減排工作面臨一系列新的任務和挑戰。
李勇武指出,今后石化行業節能減排將面臨重大壓力:一是推進資源節約、減少碳的排放成為國際社會的強烈要求,我國政府已經承諾,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%—45%的目標,節能減排的任務艱巨。
二是發達國家為刺激經濟復蘇,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,推高能源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價格,增加了石油和化工企業的成本。
三是發達經濟體正在進行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,搶占科技和產業競爭的制高點,我國石油和化工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。
四是發達國家以綠色標簽、安全標準等新的方式,頻繁發起貿易保護,針對我國石油和化工產品的貿易摩擦呈上升趨勢,對行業發展形成了倒逼機制。
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戴彥德表示,“十二五”時期,社會經濟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。隨著工業化、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消費結構的持續升級,能源需求將呈剛性增長。據測算,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53億噸標準煤。要想完成未來的節能目標,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需要從53億噸標準煤下降為45億噸標準煤。
“十二五”節能形勢依然嚴峻
2011年實現了“十二五”的良好開端,也為今后節能減排的工作創造了條件。
“十二五”節能目標確立為16%。謝極表示,16%聽起來比20%低,但從實現節能量來看,并不比20%低。具體來說,“十一五”節能20%,需完成節能量為6.3億噸標準煤;“十二五”實現16%的目標,需節能6.7億噸標準煤。因此,“十二五”我國節能形勢依然嚴峻。
實現節能目標,戴彥德提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:一是促進技術進步,將市場上存在的技術可行、經濟合理的6億多噸節能潛力挖掘出80%;二是調整經濟結構,轉變經濟增長方式,把直接和間接出口的能源減少50%;三是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,減少周期性的能源浪費。
在節能減排重點工作的部署上,要加強產業結構調整,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。繼續加速淘汰高能耗、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和設施,有序推進大型煉油、化工生產基地的建設,為實現結構調整、節能減排的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。同時,促進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,要實現差別化生產戰略,通過技術工藝和裝備的升級改造,提高傳統產業的節能降耗,做到安全環保,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的產業。
加強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,為核心技術創新建設平臺。加大節能減排的監管力度,不斷提升管理水平。對那些位于大城市及其邊緣的煉油企業,更要加強環保設施建設。將增產不增污或增產少增污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第一要義。力爭通過對資源的有效利用、循環利用和清潔利用,實現煉油工業發展的經濟效益、環境效益、社會效益相統一。
另外,大力發展循環經濟,積極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。構建從原材料采購、運輸、存儲、生產至包裝、流通加工、配送、銷售、廢棄物回收利用全過程的循環經濟體系。低碳經濟產業涉及環保、節能、減排和清潔能源等產業,其中還涉及污水及固態廢棄物處理、余熱回收發電、混合動力汽車、清潔燃煤、新能源開發利用、智能電網業務等。
李勇武指出,構建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、管理機制,完善行業標準體系,要以控制能耗總量、優化能源利用率、減少污染物排放為重點,分行業提高平均標準和先進標準。